第六章 品牌篇
我们从了解什么是“真正的财产”开始,搞清楚了积累财产的方向。 接着给自己装上了“富人之心”,明白了只有先积累自己的“才产”,才能让自己的价值产出越来越多、因此变得越来越值钱。 接着又了解了金钱是什么,知道了金钱是怎么来的、以及怎么让金钱更好的为我们服务,而不是成为金钱的奴隶。 然后又学会怎么找到了“贴合自己”的创富项目,知道了要尽快边学习边创作、拥有一个 能够给大众展示自己价值的作品。 一路走来,脑细胞死伤无数、头发脱落一地,终于来到了最后一关——打造自己的品牌。 我们每个人想要把“付出千辛万苦才掌握的才能”兑换成金钱利益上的回报,“出名”这一关是躲不掉的!不然没人知道你、没人信任你、没人支持你、都不买你的账,那之前的付出可不就白废了啊。 所以说,只有我们把品牌做好了——知道的人、信任和支持的人多了,利才会随之而来。 我们生活在这个物质丰裕的时代,有作品的人多不多?多如牛毛,对吗?那这其中,名气大的人多不多?屈指可数,对吗?! 同样是有作品的人,为啥只有1%、甚至1‰的人才成功成名了呢? 我猜,除了作品本身的能否满足受众需求之外,导致作品“默默无名”的主因,应该是——只有很少的人会“用心反复琢磨”应该怎么打造好自己的品牌。 6.1 好品牌的本质 具备“实用价值”——能够很好的解决受众的实际需求。 具备“情绪价值”——能够让我们用了感到舒服、感到开心、感到被关爱、感到它很 贴心、很懂我。 品牌背后是:“作品/产品”自身解决问题的价值、是创造者的价值观和人格魅力。 作品不过是做为“解决问题、价值释放”的载体、品牌不过是一个名字。 归根到底,还是要琢磨怎么把我们这个人做的更好,不断提高自身的“实用价值”和“情绪价值”。 做事先做人。 在我们所处的互联网商业时代,一个人的魅力大小、影响力的大小,不仅决定了身价,更是他可以快速变现的财产。 6.2 做好品牌 就是做好人 提升以下两点: 自己的“多技之长”越来越强、能把问题解决的越来越好。 “同理心”越来越强,能够多理解别人、多关心别人、多帮助别人。 平时多琢磨正事,凡事为别人多想一二、多做一二。 比如创作一篇文章: 会对人有用?真的能解决读者的一些问题? 会被人认可?有没有可能存在争议的地方? 会被人支持?让人感觉就是为帮助ta而写的 会被人喜欢?最起码不会讨人厌 会被人依赖?让人看了意犹未尽还想追着看 会让人震撼?让人忍不住推荐给朋友 想想看,若是我们真的做到了“对人有用、被人认可、支持、喜欢、依赖,忍不住推荐 给更多的人”,应该想不成名、想不成功都难吧! 因此,在品牌还没出名之前、甚至还没有作品的时候,最应该重视打造的是——更好的 自己、做个真正的好人。 6.3 做人坚决不能做什么 坚决不乱帮忙、瞎操心。 a. 不能在别人“没说需要”的时候、“没求助到我们”的时候,去主动帮忙,那样只会招人烦。 b. 别轻易用钱去帮人。 哪怕是再好的朋友、再亲的亲戚,也要慎重、慎重、再慎重。金钱是能量的一种,如果驾驭不了、或是没有智慧的拿去帮人,最后只会害人害己。 c. 啥叫瞎操心? 作为社会分工的一个螺丝钉,有事没事就在那讨论国家大事、国际形式。或是关心各种娱乐新闻做吃瓜群众……这就叫瞎操心。 除了把自己宝贵的生命时间白白流失掉、收获一点所谓的“谈资”,有何价值可言呢? 坚决不弄虚作假、掩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。 为了让我们从一开始就避开“总有一天会被人揭露、会被人打假”的风险。 只有我们做到了“真”,才能让我们经得起一切的质疑和推敲。 坚决不占任何人便宜,不管对方穷人还是富人、不管对方是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人。 吃亏才是福,这是大智慧。占小便宜早晚会吃大亏,这是小聪明,迟早聪明反被聪明误。 毫不吝啬的给予——正是富人、富足之心的表现。 6.4 用户是什么 想把品牌做好、做出名,就少不了受众用户这个主角。 一般认知,是流量?是数据?是消费者?是收割对象?如果谁这么想,我相信他是很难做好品牌 的,因为这种对用户的认知是不会得人心的,对吗? 真正的用户: 是一个个活生生的、有着真实情感需求的人; 是一群和我有着共同追求、志同道合的伙伴; 是需要我关心、需要我帮助的一个异地朋友; 是我要投入生命时间陪伴他一起成长的兄弟姐妹; 是塑造我、陪伴我、成就我非凡人生的家人。 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,对用户的认识越深刻,就越能激起我们内心无私的爱。带着这份无条件的爱,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、带给他们快乐、从而走进他们的心。 也只有这样,爱才会回流向我们。...